您的位置:首页 >智能 >

教师进乡村普及无人机植保,农民希望有天自己操作无人机

2020-05-06 14:25: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植保无人机飞过稻田,向下方喷洒水雾状的农药时,引起了李福堂的极大兴趣。“这样的效率,不是人力能比的。”在场的30多名村民还掏出手机拍摄视频,记录无人机从准备、起飞到作业的全过程。

56岁的李福堂和现场村民是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太平联村的种粮大户。当地1300多公顷稻田将在20日前种植完毕,村民要为即将到来的植保做准备。几天前,吉林机械工业学校的智能制造专业教学团队来到村里,向村民展示“农业的未来”。

而对李福堂来说,学习新技能、减少成本来得更实际。“我家种30公顷水田,单架无人机一天打地(植保)5公顷,人工一天4亩,效率差太多。”李福堂了解到的信息还包括,无人机作业效果也远比人工作业出色,“喷洒均匀,无死角”。

在现场,教师们展示了多台无人机设备,从种类、结构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解,还着重分享了无人机农业植保经验。“如果把这项技术应用好,我们都明白它的意义。”带队的学校副校长高磊在授课时说。

吉林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75.6亿斤,增产的49亿斤增量占全国41.2%,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当地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

太平联村党委副书记张立伟介绍,船营区为了方便对农业农村的统筹管理,将4个村落“合并”成立联村党委,让当地水稻产区连成一片,“给现代化、机械化种植提供条件。”此处的稻米产量也占到全区的一半以上。

在培训现场,40岁的种粮大户张彬彬比李福堂更早进入状态。他对植保过程、地块规划、作业参数设定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并用笔和纸记录相关要点。

现场互动交流后,教师们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并邀请村民亲自模拟飞行操作。张彬彬说,学会这门技能后,他可以承包更多土地。

对这些黑土地上的农民来说,这个五一长假至关重要。玉米已经种下,稻苗则蓄势待发。种粮大户们期望学校的智能制造专业的教师再次来到村里做培训。

校方回应,将继续为农村融合发展提供科技保障。目前,双方已确定下次的培训时间。

李福堂说,自己的学习效率已比不了年轻人,但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想法不会变。他期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操作无人机,植保自家的3000亩良田。

相关阅读